北京10月14日電 中國有色集團今天向外界發布了最新收購消息:以5000萬美元收購贊比亞盧安夏銅業公司80%股權。這筆收購在昨天得到中國政府的正式審批。
收購始于今年春天。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上有色金屬價格一落千丈,大的礦業公司紛紛出現經營困難。去年底,盧安夏銅業公司全面停產,原控股股東決定退出公司管理與經營。贊比亞政府為盡早恢復盧安夏銅業公司的生產,解決當地的就業困難,立即宣布采取國際招標的方式,為其尋求新的戰略投資者。今年4月,中色向贊比亞政府遞交了對盧安夏銅業公司股權收購、復產、復建的一攬子收購方案,通過激烈的國際競標從4家投標者中脫穎而出。
在一系列海外并購案中,盧安夏銅業只是其中之一。今年,中色還投資入股了澳大利亞特拉明礦業公司、英國恰拉特黃金公司,并成為這兩家企業的第一大股東。
作為一家具有濃重國際化色彩的央企,中色是中國開展境外有色礦業領域投資合作最多的企業,在境外投資了10家資源類企業,目前已有5家全部收回投資。其境外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率分別超過了50%和80%.
最近十余年,中色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并明確了在海外找礦的三條“礦帶”:優勢最好發揮的亞洲周邊國家;礦業相關法律與資本環境成熟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中南部非洲是最遠的一條“礦帶”。
“中色十余年來實施的多起海外并購,無一失手。”這個結果,讓今年56歲的中色集團總經理羅濤感到滿意。當下,國有資產如何在境外保值增值仍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一大課題,中色所積累的一些基本經驗,或許具有借鑒價值。
在今天的媒體溝通會上,羅濤用樸素的語言闡述了這些經驗。他說:“不能為了投資而盲目投資,也不能為了擴大而盲目擴大。企業不要為了面子而活,你拿了這個礦山,日后開不了,造成虧損,這是永遠沒面子的事。”“中色海外并購必須奉行的三句話是:近期有利潤,中期有支撐,遠期有希望。沒有近期,只有中遠期的,一律不做。人生有幾個20年?都做遠期的,企業背負不起。”
“最主要的是你不能讓人家認為我就是挖你的資源來了。”羅濤說,中色將“互利合作”奉為投資合作的核心準則。這被他們形容為能夠走向任何國家的“全球通行證”。
在過去的十余年中,中色為贊比亞、蒙古、泰國、緬甸等國提供了6000多個就業崗位,繳稅7500萬美元。并且嚴格按照國際通行的環保條例行事,在蒙古開采礦山后進行了復墾,使茫茫戈壁長出草來。另外,在海外還展開捐建水井、資助艾滋病防治、贈送縫紉機等一系列公益行動,使當地民眾從中受益,樹立了負責任的中資企業形象。
擁有境外有色金屬資源量超過1600萬噸、鋁土礦資源量超過3億噸的中色,在年底資產總額將突破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