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一個剛從北京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畢業的四川閬中女孩,為了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號召,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來到了石嘴山這座工業城市扎根。她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鉭鈮材料分廠技術專家雒國清。
在中色東方鉭鈮材料分廠,職工們對她事必躬親、專注細節的態度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有口皆碑。雒國清總是說自己是一位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做著大家都在做的事。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卻把一顆赤誠的心熔鑄在國家鉭粉事業上。
善于學習 深鉆業務
“雒國清是特別善于學習,善于總結,用心鉆研的人。”鉭鈮材料分廠副廠長李慧這樣評價雒國清,只要是和行業涉獵的專利、論文、工具書,她都會去讀,認真做筆記并總結學到的東西。在做攻關課題的時候,她都是在經過有理論依據的精細演算之后再制定實驗方案,然后再實施,再總結。這不僅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也是一種鉆研的工作精神。鉭鈮材料分廠技術組組長王治道說:“在做課題研究的時候,雒國清經常會提出一些產品質量改進的點子,并且經常會做一些小實驗去驗證自己的想法。”正是因為她的這種鉆研精神,鉭鈮材料分廠攻關組才攻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愛崗敬業 勤于工作
夜里兩點鐘,鉭鈮材料分廠值班工段長值班巡邏。當走到分廠辦公樓下的時候,發現樓上有房間的燈仍然亮著。他習慣性地喊了聲:“雒國清,兩點了,又打算熬通宵嗎?”“馬上就寫完了,寫完就走。”說到雒國清的愛崗敬業,上到分廠領導,下到車間生產現場工人,無不稱贊佩服。分廠攻關組組員趙春霞回憶說:“去年大年初五的時候,都夜里12點了,雒國清還在班上準備第二天和客戶討論改進樣品的資料,她大年初一才回的四川,在家才呆了兩天就回來了……”雒國清,一個把廠當成家的女人,她在廠里的時間比在家里的時間要多得多。
公而忘私 甘于奉獻
雒國清的父母遠在四川,因為工作忙,一年最多在家呆兩三天,平時都沒有時間照看他們。有一次,雒國清的父親住院,她都沒法去盡孝,每次提起父母,她都充滿了愧疚。雒國清有個可愛的兒子,因為老公常年在外地,她一人支撐起整個家,很不容易。李慧回憶說:“有次雒國清出差,才上三年級的孩子一個人在家,她只是辦了一張營養小廚的餐卡給孩子解決吃飯問題,并留了同事的電話給孩子……”雒國清這些困難從來沒跟領導提過,也從來沒有因為照顧孩子的問題請假,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雒國清,就是這樣一個因公忘私、甘于犧牲、勇于奉獻的女人。
事必躬親 專注細節
“我覺得我們車間的技術員就應該向雒國清這樣,經常去現場,不要總坐在辦公室分析數據。”鉭鈮材料分廠廠長程越偉這樣評價雒國清。在生產現場每天都能看到雒國清的影子,有實驗的時候她會過來跟進實驗進度,沒試驗的時候,她會和生產線上人員聊聊天,發現一些生產上面的問題并對其改進。雒國清的實驗都是自己動手做的,所以現場的設備她都很熟悉。她總說:“只有自己動手做實驗,有什么問題才能觀察到。”之前產品“鐵污染”的問題一直存在,因為是很細節的問題,都沒人發現,久而久之就不把它當成問題了。雒國清有一雙“鷹眼”,任何細節都逃不過她的眼睛。她在生產現場認真觀察,在很多生產工序都發現了造成“鐵污染”的細節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措施,對降低“鐵污染”起到了很大作用。“細節決定成敗”,一個技術人員,能具備這種在生產現場發現問題的能力,只因她平時非常注重細節。
技術攻關 碩果累累
參加工作十七年來,雒國清一直從事電容器用鉭粉的生產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參加了100,000μFV/g、120,000μFV/g、150,000μFV/g、170,000μFV/g、200,000μFV/g、250,000μFV/g和300,000μFV/g高比容鉭粉制備技術的開發研究;第三代鈉還原裝備工藝研究;高分子鉭電容器用鉭粉研制;鉭的增值化利用技術開發等多項科研項目,有力地提升了中國鉭鈮工業的地位和話語權,為鉭粉產品技術水平位列世界先進行列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