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2021)》(以下簡稱《白皮書(2021)》)今日正式對外發布?!栋灼肥潜本┦凶》亢统青l建設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年度發展報告,截至目前已編發15期,為行業內外了解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情況提供參考?!栋灼?021)》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十三五”時期工作綜述,主要回顧總結五年來北京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情況及取得的成就;第二部分2020年發展概況,主要通過數據圖表分析反映2020年北京房地產市場運行、既有住區更新改造、建筑行業發展情況;第三部分發展形勢與展望,分析當前形勢,立足發展實際,提出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思路;最后附錄部分展示優秀工程項目。
《白皮書(2021)》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北京深入落實新時期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時期。五年來,北京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個重大課題來謀劃和推進,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發力,在高質量發展上精準用力,在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達產上形成合力,首都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譜寫出新時代首都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新的篇章。一是堅持“看北京首先從政治上看”,推動中央決策部署在京華大地形成生動實踐?!笆濉睍r期,北京住房城鄉建設系統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工作:致力于完善重大國事活動常態化服務保障機制,嚴格落實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力抓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場館建設,在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充分展現了強烈的政治擔當和使命擔當。二是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促進住有所居向和諧宜居邁進。五年來,北京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住房問題,致力于滿足多層次的住房需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積極構建住房保障體系和住房市場體系,加快推進住有所居、和諧宜居,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居民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堅持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積極推進城市更新和社區治理,創新推動核心區平房院落有機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生改善綜合體”加快推進,全力推動棚戶區改造和農宅改造,物業管理“關鍵小事”作為“民生大事”扎實推進,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質顯著提升。四是堅持科技創新驅動,打造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堅持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雙輪驅動,依托科技創新為建筑業發展賦能助力,厚植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適應新時代北京建筑業發展的新方式、新路徑、新模式。建筑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較“十二五”期初翻了一番,外埠市場產值占比超過七成以上,居全國首位,走出去發展成效明顯,“中國建造”再創輝煌。五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行業治理轉型激發市場活力。加快簡政放權,樹立“放管服”改革“首都示范”,行政許可審批改革、施工許可審批權下放、電子政務推進等走在全國前列,建設工程電子化招投標和施工許可證全程網辦納入供全國借鑒的改革舉措。對標國際一流,提供營商環境“首都方案”,針對社會投資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出臺多個政策文件,推行以銀行保函方式繳納工程質量保證金、“土護降”工程施工準備函制度,一系列硬招實招有效釋放市場活力,激發企業創新動力,為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進一步提升做出突出貢獻。創新監管方式,構建行業監管“首都模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構建以信用為核心、以聯合獎懲為手段的新型監管機制,營造“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氛圍。注重賦權下沉,打造基層治理“首都樣板”,堅持以治理“大城市病”為導向,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足“繡花功夫”,認真落實“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落實“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普通地下室散租住人基本實現動態清零,私搭亂建等治理難題得到破解,房屋質量安全、物業管理投訴等來電問題及時反應、按期辦結。
《白皮書(2021)》指出,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北京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堅持穩中求進,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住房城鄉建設發展,全市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如期復工達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增強。
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調控定力不動搖,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履行疫情防控責任和促進復工達產,基本實現“三穩”目標。2020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6%,商品住房成交同比增加8.2%,新建商品住房價格保持平穩,二手住房價格漲幅基本在合理區間內。加快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動住房租賃地方立法,加強長租公寓監管,規范短租住房管理,租賃市場發展初見成效。全市住房整租租賃交易約220萬套次,同比增長2.7%;平均租金82.6元/平方米·月,受疫情影響穩中有降。
住房保障力度持續加大。繼續完善“租購補”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加大房源建設籌集力度,穩步提升設計質量和居住品質,放寬市場租房補貼申請條件,提高租房補貼標準,進一步調整共有產權住房配售政策,完善人才住房支持政策,全面簡化優化保障房申請手續和審批流程,規范公租房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全年建設籌集各類政策性住房68279套,完成全年4.5萬套任務的151%。公租房新增分配量1.29萬套,累計分配總量達18.79萬套,低保、低收入、重殘、大病四類家庭依申請實現“應保盡保”。公租房補貼和市場租房補貼發放4.78萬戶、6.24億元,疫情期間為物流快遞企業續租公租房2100套。全年共有產權住房啟動網申項目18個、房源2.2萬套,其中面向非京籍家庭房源約6600套;累計推出共有產權住房項目76個、房源約7.9萬套。
既有住區更新改造加快推進。當前,首都北京住房發展已經步入“存量時代”,以調整完善城市功能、盤活優化存量資源為特征的城市更新成為發展的新常態。2020年,本市統籌推進存量房屋更新改造和社區治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穩步推進,2020年新開工220個、完工61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476部、完成636部,累計完成加裝且投入使用1843部,努力把老舊小區打造成居住舒適、生活便利、整潔有序、環境優美、鄰里和諧、守望相助的美麗家園。危舊樓改建有序推進,確定危舊樓房改建試點項目10個,涉及危舊樓房32棟;完成農村“六類人群”8852戶危房改造任務和2018-2020年抗震節能農宅建設任務。核心區平房申請式退租有序推進,先后啟動東城區東直門外北二里莊、大柵欄觀音寺等保護更新項目,累計簽約退租居民1229戶,涉及居民2678戶。
建筑行業發展穩中向好。2020年,北京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建筑業發展,及時高效推動建筑業企業安全有序復工達產;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服務機制,將管理重心向事中事后監管轉移。建筑業發展規模繼續擴大,全市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同比增長7.6%,其中在外埠市場完成產值占比達75.7%;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總額同比增長4.8%,其中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12.3%;建筑業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為60.3萬元/人,同比增長4.9%,為近年來新高。建筑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加強,實現了重大集成創新與關鍵技術突破,人工智能、智能化傳感、BIM、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項目管理深度融合;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節能民用建筑、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等加快發展。工程質量狀況穩中有升,全市共有32個建筑工程項目榮獲國家級大獎,精品工程不斷涌現,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當前,城市發展方式深刻轉型,人口社會結構持續調整,區域協同發展縱深推進,科技綠色發展方興未艾,“三新一高”、“五子”聯動、“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等均對北京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做好首都住房和城鄉建設各項工作意義重大。
一要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落實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工作方案,構建“房地聯動、一地一策”機制,房地產精準調控向縱深推進。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多渠道籌集公租房房源,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效供給,不斷完善共有產權住房制度。優化住房保障分配機制,優先保障特殊困難家庭,重視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城市運行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不斷提高保障房運營管理水平,嚴格落實保障房退出機制。規范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進本市住房租賃條例立法工作,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健全房屋租賃管理體制,加強住房租賃企業監管,規范住房租賃企業經營活動,強化長租房管理,建立完善經紀租賃行業信用體系。
二要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把老舊小區改造這一“民生改善綜合體”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研究出臺《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探索形成多種類型、清晰完善的社會資本參與模式,構建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工作機制,建立共同參與改造、共同治理社區、共同享受成果的良性循環新機制。穩步推進棚改全過程管理,集中力量開展棚改“收尾攻堅”工作。繼續推進核心區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和保護性修繕、恢復性修建,以街區保護更新方式多途徑推動老城平房區改善。積極推進危舊樓房改建項目試點,不斷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積極協調推進低效樓宇與傳統商圈改造升級,加快低效產業園區騰籠換鳥和老舊廠房更新改造。持續抓好物業管理這個“關鍵小事”,健全完善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的物業管理體系,形成相對完善的物業管理政策法規體系,完善物業服務行業標準,持續提升物業行業服務水平,積極穩妥推進專項維修資金管理改革。推動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形成一整套與大規模存量提質改造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三要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以構建首都建筑業高質量新發展格局為主題,進一步加快建筑業改革創新和綠色發展步伐。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健全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化建設工程招投標改革,推動工程造價管理市場化改革向縱深發展。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系統推進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建筑綠色發展,完善新建建筑節能監管體系,持續推進綠色建筑高標準、規?;l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繼續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進一步加大超低能耗建筑推廣力度,推動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廣泛應用,加快推進綠色農宅、裝配式農宅、超低能耗農宅建設,不斷提升農宅的節能和宜居水平。持續優化監管體系,提升安全質量治理能力,完善以建設單位為首要責任主體的質量責任體系,以工程質量為核心的建筑市場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的政府監管體系,以人民為中心的質量共建共治共享體系。加快推進“智能建造”和“智慧工地”建設,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工程建造技術深度融合,提高精細化施工和工程質量管理水平。樹立“大安全”理念,統籌做好施工現場生產安全、生活安全等全方面、多維度安全管理,將安全生產工作貫穿工程建設全流程,培養“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本質安全型工人,全面提升本質安全能力。